banner
心灵魔法师

心灵魔法师

道德这东西,用于律己,好过一切法律;用于律他,坏过一切私心。

這些電影,我真沒興趣

上半年,我就走進影院看了一部國產動漫《深海》,但是我在上網的時候還是或多或少的看到了一些提及次數比較多的電影,例如《宇宙探索編輯部》、《消失的她》、《長安三萬里》、《封神》。其中不少還是七月份才聽到的片名。

放眼整個上半年,我一直盤算著的大多還是國外的電影,例如《鈴芽之旅》、《速度與激情》、《銀河護衛隊 3》、《碟中諜 7》還有諾蘭的《奧本海默》。

我討厭看國產電影嗎?我想我並不討厭,但是我討厭這些年的國產電影,近幾年,我的腦海中只有兩部國產影片,分別是《我不是藥神》和《隱入塵煙》。這兩部電影即使放在十年之後,對於我來說也有很大的意義。因為這電影裡所描述的小人物,是那麼的貼近生活,那麼的令人難忘。

我們明明有很多的社會素材可以被改編設計為電影,但是好像沒有人願意嘗試。《深海》導演說自己講述的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的故事,這也是我看完電影之後,在網上看到導演這麼說之後我才想起來,電影中好像是有那麼一個情節透露了女主有抑鬱症的傾向。不過,就電影的情節來說,我並不認為它是優秀的,在觀影過程中我一度不知道它到底要表達什麼主題。對於一部試圖向觀眾傳遞關愛抑鬱症患者的作品來說,《深海》表現一般。也許是因為自己現在對國內社會寫實類電影有所期待,但是我又遲遲沒有看到這樣的作品出現,心裡有一種失落感。《長安三萬里》好看嗎?也許它好看,但是大唐的盛世之下呢?我不是不愛看盛世,但是盛世的片子總容易讓人自動代入上流社會的角色之中,如果我們用另一個視角來看唐朝,從一個民間草根成長來見證的唐朝的社會,我想這樣的設定我會更加喜歡一些。

不光是諷刺現實的電影少,現在國內好的的動作片、喜劇、恐怖片、科幻片都少。而且我感覺越來越少,特別是喜劇片,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一部讓我笑的國產喜劇片了。近幾年看國產電影笑,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以至於有時候我在哔哩哔哩看到之前華語喜劇電影的片段我都會忍不住點開來看,因為我懷念那樣的作品,我也期待有更棒的作品出來。還有一個方面我也比較介意:國內很喜歡把一些 IP 反復的 “蹂躪”,比如:孫悟空題材,封神題材,某些戰爭題材。孫悟空可以說是國內最喜歡的 IP 之一,關於他的電影多到數不清,但是大部分都是爛片。封神近些年也開始 "刮風了",從 "魔童降世" 到 “楊戩” 再到 "姜子牙",我都不知道下一個打算拍誰了。之前和朋友也聊到這個話題,"翻拍會膩,但沒有錯,只要拍的好,人都會去,大家其實都挺包容的。最令人失望的是放著的人盡皆知的大 IP 模板,沒他媽一個能拍的好的,實在令人失望至極,漸漸的大家也就心生厭煩避之不及了"。這大概也是我想說的。

我個人覺得,電影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也是公眾情緒釋放的一個渠道。曾經看到有人調侃說:中日韓面對各自的社會問題都採取了不同的舉措:韓國揭露各種社會不公和黑暗,日本直接開啟了異世界,而中國選擇了歌舞升平。

我期待有一天我能在大螢幕上看到這些題材,能獲得更多人的關注和思考,但是我也希望這個社會能變得更好,這樣的 "素材" 以後不再頻繁出現。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